打好旅游这张牌,抱团出圈又一个城市放出大招。昆明
▲10月1日,南宁倪人在云南省昆明市的贵阳果细光力云南民族村,游客和演员一起庆祝节日。老牌旅游图/新华社
文|查志远
人们对该地区的城市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比如著名的新京旅游景点。
刚刚结束的智库张嘉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彻底爆发,杨颖成为打破疫情造成的处度伤疤效应的利器。
打好旅游这张牌,罚结又一个城市放出大招。节曝据新华社报道,抱团出圈近日,昆明昆明、南宁倪人南宁、贵阳、红河、桂林、黔南“3+3”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布,旅游推介会在贵州都匀市举行。发布会上,六市(州)相关领导共同发布了滇桂黔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黄金旅游环线。
滇、桂、黔三个省会(首府)联手打造黄金旅游环线无疑非常重要。目前火热的旅游市场也让这三个老牌旅游城市看到了夺回市场话语权的希望。
一个
三个省会(首府)的旅游短板
在强省时代,西南三省省会城市昆明、南宁、贵阳显得相对低调,常被认为是“小透明”。
就经济总量而言,昆明、南宁、贵阳没有一个城市突破万亿大关。2022年,昆明、南宁、贵阳GDP分别为7541.37亿元、5218.34亿元、4921.17亿元。
这三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并不明显,但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虽然经济总量较低,但这三个城市在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2010-2020年,十年GDP增长前十的主要城市中,中西部地区的八个城市分别是贵阳、合肥、昆明、Xi、重庆、成都、郑州、武汉。其中贵阳和昆明位列前三。
以昆明为例。昆明是云南唯一的特大城市,也是云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和创新中心。十年间,昆明经济总量从3011.14亿元上升到7541.37亿元,省会排名上升到第13位。
昆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另一方面赶上了国内旅游市场的爆发窗口期。但昆明也存在短板,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以旅游业为例。昆明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避暑胜地。昆明的旅游业作为昆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2020年,昆明接待国内外游客下降26.8%,旅游总收入下降30.5%。
虽然昆明旅游业正在全面复苏,但与之前相比,在旅游市场的话语权仍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从今年暑假和中秋国庆假期来看,昆明的旅游业复苏并不容易。虽然不能称之为“满血”,但也开始“回春”了。
除了昆明,南宁和贵阳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南宁是中国南方著名城市,被誉为“中国绿城”、“山歌依恋世界之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贵阳是一座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城市,“山中之城,城中之山”,曾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但像昆明,疫情过后,其经济恢复的进度仍然不如长沙、成都等城市。
在旅游业受到冲击的同时,南宁和贵阳近年来逐渐将优势放大到旅游业之外。
比如南宁近十年大力发展物流业,利用北部湾港口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优势,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门户枢纽城市。但南宁也面临着产业基础薄弱、服务结构单一等问题,已经开始调整优化,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金融业。
贵阳近十年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在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的政策支持下,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一批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但贵阳也存在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的短板。
2
扩大旅游话语权刻不容缓
昆明、南宁、贵阳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东部经济强市的旅游业相比,不仅旅游市场数据相形见绌,知名度也往往落后。
比如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根据去哪儿发布的数据,Top10目的地分别是北京、成都、重庆、上海、长沙、Xi、杭州、广州、武汉、南京。
然而,传统旅游资源丰富的三省无一跻身前十,旅游资源丰富与旅游市场话语权低下的失衡制约了这三个西南省份乃至整个滇、桂、黔旅游市场的发展。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昆明旅游综合收入137.81亿元,接待游客1283.75万人次。南宁实现旅游收入72.86亿元,接待游客747.18万人次。虽然贵阳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从全市45个重点景区239.2万的总接待游客量来看,贵阳的旅游数据大概率没有超过昆明和南宁。
其实,旅游市场话语权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地理位置和交通是主要制约因素。比如昆明、南宁、贵阳都位于中国西南,远离国内主要经济中心,交通不便,成本较高。相比之下,东部沿海和北部平原城市更容易吸引游客。
另一方面,旅游形象塑造的缺失也制约了旅游城市的建设。昆明、南宁、贵阳在塑造自身旅游形象方面还有很大提升。
目前,一些人对这三个城市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的刻板印象中,认为它们是“贫穷”和“落后”的地方,没有意识到它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有些人对这三个城市的特色和优势不够了解,认为它们“普普通通”、“没有亮点”,却没有发现它们的魅力和价值。
此次,昆明、南宁、贵阳与红河、桂林、黔南打造的“3+3”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精品线路,可视为这三座城市提升旅游品质的举措。这条线路主要是指南宁青秀山景区-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黔南荔波七小拱门景区-贵阳青岩古镇-昆明石林景区-红河州弥勒国家旅游度假区。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昆明、南宁、贵阳三市召开CPPCC联席会议,签署旅游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三市旅游圈。
目前,年轻人的旅游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适应旅游市场的新变化趋势,是摆在昆明、南宁、贵阳三个省会(首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老旅游城市如何打好文化旅游品牌
“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成本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
这就是“特种兵旅行”的特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不仅考验着游客,也考验着旅游产品的供应商。
昆明、南宁、贵阳与红河、桂林、黔南之间“3+3”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再次体现了旅游市场的一个新趋势,即单纯旅游业城市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协同发展、取长补短才是王道。
针对年轻人出行的新趋势,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旅游品牌,是城市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昆明、南宁、贵阳作为云南、广西、贵州三省的省会城市,有着相似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旅游品牌。
比如可以推出滇、桂、黔三个省会(首府)联程旅游卡,实现景区门票、交通、酒店住宿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还可以在滇、桂、黔三个省会城市推出联合旅游节,举办各种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媒体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根据年轻人的喜好,创新旅游产品形式,打造旅游亮点也是关键。昆明、南宁、贵阳也要创新自己的旅游产品形式,打造旅游亮点。
比如可以开发更多的主题旅游、体验旅游、定制旅游等产品,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旅游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便利性;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更多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产品,突出旅游的差异性和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短视频等互联网平台的下沉,传统旅游城市有了新的渠道来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增加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比如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关于安、渝、敦煌等城市的文化、美食、景点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观看和点赞,也激发了他们的旅游兴趣和需求。
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效应,这些城市成功打造了自己的网络名人城市形象,成为旅游市场的抢手货。
如何利用新的传播方式让自己出名,也是昆明、南宁、贵阳等老牌旅游城市需要改进的地方。
文 | 新京智库研究员 查志远编 辑 | 柯 锐校 对 | 赵 琳实习生 | 贾靖楠联系我们:邮箱 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微信 jimi906shixmp-common-profile新景智库
新京报智库是依托新京报平台成立的新型媒体智库。我们注重立足北京、服务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自身区位优势。在国家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城市案例研究、品牌传播的“四维一体”中,产出具有广泛全球影响力的高度专业化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为政府、企业、行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持。
版权声明:本内容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